加装电梯引纠纷 律师参与化矛盾 ——物业纠纷调解案例分享

发布日期:2020-12-3来源:君合律师浏览量:3537
详情介绍

加装电梯引纠纷 律师参与化矛盾

——物业纠纷调解案例分享

作者: 廖衍玲  王 密

   【摘要】加装电梯不断升温,因装梯引发的邻里纠纷也日益增多,“便民工程”却成为部分小区邻里矛盾产生的直接原因。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既有住宅电梯增设三年计划(2019年—2021年)的指导意见》降低了电梯增设条件门槛,但是在实践中,即使是已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的情况下,也可能因一名业主的异议,使后续施工无法正常进行,从而严重影响邻里关系。为此,建立由专业律师、各相关职能部门、社区共同参与的调解机制,既达到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又达到化解邻里纠纷的目的。

   【关键词】加装电梯;矛盾;调解

    一、基本案情

    成都市在老旧小区推广加装电梯已经多年,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件大好事。2020年7月,成都高新区某老旧多层小区1单元业主因老人较多,达成增设电梯一致意见并签订了电梯增设协议。电梯增设协议和方案公示期间,有业主提出异议并信访,据了解,有异议的业主均为其他单元的业主并非增设电梯的单元业主,社区组织调解后予以备案,施工单位进场挖掘施工,但在施工过程中,有业主跳进电梯坑中阻挠,语言激烈、场面紧张。

    业主的不满和诉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在电梯增设协议和方案公示期间,有业主提出了异议,社区不顾异议进行了备案,社区乱作为。(2)加装电梯占用了小区公共部位,根据《物权法》,应当由三分之二小区业主同意后方可占用。(3)1单元位于大门口,加装电梯影响视觉和美观。

   二、调解过程

    2020年9月,四川君合律师事务所廖衍玲律师接到成都高新区某街道办事处通知,与人大、政协、政法委、社治委、信访办、法院、公园城市建设局、街道办事处等部门一起参与调解。多个部门及律师组成加装电梯攻坚小组分别做业主的思想工作,在协商中,矛盾有所缓解,问题的解决得到了突破口。

    廖衍玲律师建议业主考虑长远,从改善生活环境、建立和谐邻里关系出发,多换位思考,主要在现场给业主普及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法律知识以及立法本意:1、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既有住宅电梯增设三年计划(2019年—2021年)的指导意见》,只要增设电梯的梯号业主无异议就可以进入电梯增设程序,虽然公示期间有业主提出异议,但并非增设电梯单元业主,社区予以备案并无不当,不违反规定。2、增设电梯是为了解决老旧多层小区住户出行的实际问题,1单元老年业主较多,增设电梯具有现实必要性,根据《物权法》以及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都对“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为保障老年人出行便利的权益,其他单元业主应当予以配合。3、根据四川省的规定,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只需要本梯号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梯号其他业主无异议即可。其他单元业主无权就是否增设电梯进行表决,只能对方案提出异议。

   三、调解结果

   经过各部门及律师长时间的调解,业主理解了社区予以备案不属于乱作为,也理解了对增设电梯有予以配合的义务,矛盾得以缓解。业主达成一致共识,小区尽快推动成立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委员会统一对小区增设电梯工作进行落实及管理。

   四、案例分析

   2019年及2020年,国务院连续两年将“支持增设电梯”作为既惠民生又促消费的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四川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对于“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前成都市已有的绝大多数老旧小区,由于缺乏电梯等配套设施,居民上下楼问题日益突出,群众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强烈,尤其是老年人群对于加装电梯的呼声较高。 加装电梯不断升温,因装梯引发的邻里纠纷也日益增多,在实际推进过程中,经常出现高层住户积极响应,低层住户和相邻单元住户反对的现象,原本应该是一项“便民工程”,却成为部分小区邻里矛盾产生的直接原因。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既有住宅电梯增设三年计划(2019年—2021年)的指导意见》对2015年印发的《四川省既有建筑电梯增设指导意见》中电梯增设条件需“经增设电梯梯号全体业主住户同意”这一门槛降低,明确经本梯号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其他业主无异议即可增设电梯,即其他单元业主反对的意义不大,但是在实践中,只要有业主不同意,即使是其他单元的业主,基本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后续的施工等很难进行。不仅如此,纠纷涉及人数众多,事情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邻里关系。

    本案由专业律师协同各部门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既给业主普及了法律知识,缓解了各方情绪对立,又通过实在的方案推动了问题的实质性解决,妥善、高效的解决了小区矛盾纠纷。具有很强的同类案件示范处理效果及正面引导效果,体现了律师专业性和公益性。

 

责任编辑:唐兵兵

技术支持:成都网站建设仕航软件 备案号:蜀ICP备14017716号-1/47_1.00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QQ咨询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