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1-01-29作者:郑筱珺【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实施,原《合同法》收入了《民法典》中成为合同编,原《合同法》部分常用的法律条文、相关司法解释、关联部门法发条等由民法典进行了整合,成为了新的法律条文,可谓有所不变、又所有变。律师在代理案件中如何理解与适应《民法典》中新法律条文的内在逻辑和关系,本文选取了在法院审理期间《民法典》将生效的案件作为案例,以旧案说新法。本专题为系列性文章,本文为该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关键词】民法典;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无效;违法行为司法移送一、案件基本信息案由:某科技公司诉某建设公司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二审)各方当事人情况:发包人:某大学(一审法院依职权追加的第三人)总承包人:某建设公司(一审被告、被上诉人)弱电工程分包人:某科技公司(一审原告、上诉人)发包人某大学将计算机实验中心建设工程发包给被上诉人某建设公司承建,被上诉人作为总承包人与案外人29472021/01/29君合律师
- 发布日期:2021-01-25作者:郑筱珺【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原《合同法》收入了《民法典》中成为合同编,原《合同法》部分常用的法律条文、相关司法解释、关联部门法发条等由民法典进行了整合,成为了新的法律条文,可谓有所不变、又所有变。律师在代理案件中如何理解与适应《民法典》中新法律条文的内在逻辑和关系,本文选取了在法院审理期间《民法典》将生效的案件作为案例,以旧案说新法。本专题为系列性文章,本文为该系列的**篇文章。【关键词】民法典;建设工程合同分包;合同无效;折价补偿一、案情介绍案由:某安装公司诉某建筑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各方当事人情况:发包人:某区城投公司(案外人)总承包人:某市建筑第四公司(案外人)分包人:某建筑公司(被告1)再次分包人:某安装公司(原告)某市政综合整治项目,由发包人某区城投公司发包给某市第四建筑公司(总承包人),总承包人将该项目中的绿化工程分包给本案的被35092021/01/25君合律师
- 发布日期:2021-01-15作者:林梅【摘要】买受人签订合同并支付款项购买不动产后,在办理产权过户登记之前,若该不动产作为另案金钱纠纷的执行标的被法院查封时,买受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申请及执行异议之诉。根据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交付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的商品房消费者的权利优先于抵押权人的抵押权,故抵押权人申请执行登记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名下但已销售给消费者的商品房,消费者提出执行异议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而商品房消费者之外的一般买受人的权利不能对抗抵押权。一般买受人对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提出异议,请求排除执行的,适用《**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8条规定。【关键词】查封;执行异议;商品房消费者;一般不动产买受人房屋买受人在购买房屋时,经常会遇到签订合同并付款后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办理产权证的情况。此种情况下,一旦房屋出售方卷入其他债权债务纠纷,买受人已经购买但尚未过户的不动22732021/01/15君合律师
- 发布日期:2021-01-14作者:刘艳刘欢【摘要】根据人民银行统计,2020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9.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前三季度增加16.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万亿元。应收账款融资作为金融贷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经济生活中所占地位越发重要。随着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增加,应收账款质押纠纷也不断增加。应收账款质押系以一种债权担保另一种债权的实现,即质权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基础债权的履行【1】。一旦基础交易虚假或基础债权未履行,前述担保之间的联系断裂,质权将无法得到保证。【关键词】应收账款;质押;基础债权不真实;善意律师以应收账款质押纠纷中存在基础债权不真实的情况进行案例检索。探讨应收账款未发生的情况下,质权是否成立及款项是否应当直接向质权人支付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1.质权人能否向应收账款出质人的债务人直接提起给付之诉;2.应收账款质押与基础债权的关系。一、质权人能否向应收账款出质人的债18052021/01/14君合律师
- 发布日期:2021-01-13作者:杨莉【摘要】购房者支付百万房款后迟迟拿不到房,诉讼中发现房子在出售前已抵债给第三人,且第三人一直占有使用。以房抵债与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孰优?谁能取得房屋所有权?【关键词】房屋买卖,第三人,以房抵债,合同效力一、案情回顾2017年12月21日,杜某通过中介公司与贺某签订《房屋预约买卖合同》,约定贺某将位于成都市锦江区锦蓉佳苑的住房及车位以21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杜某,杜某按约支付了购房款170万元,剩余40万元于领取不动产权证当日支付。签订合同时,房屋尚未办理不动产权属登记。贺某称房屋已出租,交付时间约定为2018年8月30日前,但到期后贺某迟迟拖延交付。杜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贺某交付房屋和车位,办理房屋和车位的权属转移登记,并支付违约金。诉讼过程中,多某向法院申请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加入诉讼。多某持有贺某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原件,称其于2017年1月已取得案涉房屋及车位,且13942021/01/13君合律师
- 发布日期:2021-01-12作者:林梅【摘要】大量的房屋租赁公司因采用“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的经营模式导致资金链断裂倒闭,有的甚至卷款跑路,给房屋权利人及承租人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房屋租赁公司的行政监管、租赁各方的民事法律关系和救济手段以及跑路公司可能涉及的刑事责任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关键词】住房租赁;高进低出;长收短付;合同诈骗近期,房屋租赁公司暴雷跑路的新闻屡见不鲜。大量的房屋租赁公司因采用“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的经营模式导致资金链断裂倒闭,有的甚至卷款跑路,给房屋权利人及承租人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引发大量市民聚集维权,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受害市民的合法权益,现就该事项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建议如下。一、租赁企业“高进低出”、&ldquo14472021/01/12君合律师
- 发布日期:2020-12-11替代履行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探索作者:褚立宁李凤梅【摘要】我国民事诉讼长期存在执行难的问题,在民事诉讼中引入替代履行制度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它对于民事诉讼执行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目前我国没有相关法律对其进行具体的规定,只有零散的指引存在于一些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法律文件之中。这使得我国民事替代履行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于适用替代履行的范围、替代履行人的选任、费用的收取标准及程序等具体操作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与疑问。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民事替代履行制度的讨论,提出完善策略,以期对未来民事诉讼替代履行制度的全面构建有所助益。【关键词】民事诉讼;替代履行;司法一、替代履行制度相关规定替代履行制度适用于民事诉讼的做法在国外早有先例且十分普遍。《美国联邦诉讼规则》第七十条、《日本民事执行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德国民事诉讼法》第八百八十七条等,都对民事诉讼替代履行问题进行了相对详尽的规定,包括我国台湾地区13192020/12/11君合律师
- 发布日期:2020-12-09单位人员被限制高消费如何救济作者:朱林【摘要】最高院于2019年12月16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该文件强调:“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影响”。该文件的发布从理念上对当下的执行环境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规范单位人员被限制高消费的问题。该文件发布前后,笔者正好在经办一件单位人员被限制高消费的执行异议案件,本文就单位人员被限制高消费如何救济的问题进行梳理,作为一个实务参考。【关键词】限制高消费;执行异议;解除前言截止到2020年11月19日,我国处于失信状态的失信主体有6181875个,这是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实时公布的数据。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与限制高消费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重要手段,作为被执行人,不论是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还是限制高消费,都是绕不开的坎。28332020/12/09君合律师
- 发布日期:2020-12-08我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及司法审查研究——以住建领域为视角作者:廖衍玲何梅【摘要】国务院2007年4月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2019年对这一实施了十年的行政法规进行首次修改,并于2019年5月15日正式施行。在行政法规的出台后的这十余年,除了部分地方人民政府统一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规范性文件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也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文件,如海关领域等。本文借此修改背景及机构改革的契机,对这十年来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做一个梳理,结合律师参与处理的住建领域的相关司法审查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住建领域政府信息种类,分析负有政府信息公开职能的行政机关在处理类似案件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应对措施,以达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中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标准。【关键词】政府信息;依申15082020/12/08君合律师
- 发布日期:2020-12-07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被害人保护问题的思考作者:占文浩【摘要】当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已经被写入了《刑事诉讼法》,但并不意味着这项制度已经十分完备,在试点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尤为重要的是制度中被害人权利的保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要做到兼顾被害人的合法权利以及社会中普通民众的需要,被害人作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相对的一方,在程序中也理所应当得到办案机关的重视。【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权利保护;被害人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被害人保护的理论基础(一)制度体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经由2018年刑事诉讼法上升为刑事诉讼制度,该制度在繁简分流、提升诉讼效率、优化职权配置等方面功能突出,彰显了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一项系统性刑事诉讼制度,其优点日益显现,但该制度下被害人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加强对策性研究。(二)现实问题在两院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39512020/12/07君合律师